蔡英伟 饱览群山巍峨 体验不同凡响
报导:彭可晶
摄影:林则贤、部分由受访者提供
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从云端里探头出来,他们和伙伴 们精神奕奕地背着重装行囊,准备出发到山林去。他们在马来半岛的绿色屋脊纵走无数次,蒂迪旺沙山脉犹如他们的原乡。这几个对登山怀着一份执着的男人,为何 会深深迷恋,并彻底臣服于巍峨的山岳?“染上山瘾”系列将带你和这几个山友一起攀山越岭,探究山里的美丽与魅力。
山,是他的游乐场。人们问 他,山里头有何秘境,能让他乐此不疲地不停往山里跑,是为着攻顶的荣耀感?还是征服一座座山的快感?蔡英伟笑着摇头说:“都不是。”他一再地重返辛苦的登 山路程,是为着巍峨魁梧的大山里,有着清新的原始山貌;是为着每次登山,可以深刻感受山友互相扶持的那股向心力。
恋山的大 男人
山岳探险俱乐部的副主席蔡英伟迷上登山,确实不是为了征服感。他说:“登山不是为了征服些什么,而是为了能更亲近大 自然。”途中那日出、云海景观,才是让他甘于背着沉重的行囊登山的原动力。很难想像,其实这个恋山的大男人,在40岁前,对登山运动根本是不屑一顾的。
开 朗幽默的他打趣道:“30多岁前,我是个对运动冷感的人呢!除了偶而打打球,做最多的运动就是手部运动“打麻将”!”朋友约他去野外露营,他也马上摇头摆 手说:“哎唷!租下郊外民宿聚个餐就好了嘛!干嘛把自己搞得这么累。”谁都不会想到,他在人生迈入第四个10年时,成为自己口中那个把自己搞得很累的登山 迷。
“我在30多岁时,开始培养跑步的兴趣,也和其他人一样想追逐秒数的成就感,可是毕竟是前中年期,体力不及年轻人,接近40岁时,我开 始思考要找一个比较不累的运动,来代替跑步这项兴趣。”40岁那年,他看到《光华日报》刊登了一则有关槟州探险俱乐部举办的登山活动,他想,也许可以尝试 看看。
太太鼓励登山
想归想,他其实还有些许犹豫,怕自己无法适应这“新玩意儿”。所幸太 太鼓励他说:“诶!你都40岁了,要勇于尝试嘛!如果尝试了觉得不喜欢,下次别去就好啦!”有了太太的信心加持,蔡英伟终于踏出他登山路的第一步,并在那 里认识了目前与他默契十足的登山伙伴。
蔡英伟说,认识这位登山伙伴半年后,对方就带他到吉兰丹的史东山州立公园(Taman Negeri Gunung Stong)登山,这是蔡英伟第一次在槟岛以外的山岳登山,在崎岖的山路中,在悠静的山林中,他更加确定自己是爱上了登山。“虽然,那次'出师'就遇到有 惊无险的事情。”他哈哈笑道。
那是2003年,他们一行六七个大男人各自背着15公斤行囊往山里进发。就在他们抵达雄伟山巅后,要下撤到营 地的途中,突然下起雨,河床水位骤增,流水急且多乱石,河的尽头又是悬崖,他们不敢冒险涉水过去,只能在河边干焦急,而且当时天色已暗,要是在天黑之前赶 不回营地,轻装攻顶的他们便没有粮食可吃。
还好同行的山友中,有人带着小刀,在状况紧迫的情境下,山友只得“小刀锯大树”,出尽力气把树的 茎干锯下当桥,大家便抱着茎干,慢慢挪移到对岸去。“原本五分钟就可以轻松涉过的河流,我们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抵达对岸。
注 册合法团体
纵然第一次到岛外登山就遇到小状况,但是途中看到的壮丽辽阔高山风景,让他很快就忘了这小事,他只想恣意地亲 近山林,饱览群山的独特美感。2005年,他有了自组登山俱乐部的计划,山友也力挺他,那年,“山岳探险俱乐部(Anakhutan Adventure Club )” 成功注册为国内合法团体,现已有逾60名会员,当中有三分之一会员是女生。
每年都有三四十次大小登山活动的山岳探险俱乐 部,近年成了岛内最活跃的登山组织之一,而蔡英伟也从登山界的菜鸟,变成登过30座山的识途老马,单是海拔2187公尺的大汉山,蔡英伟在5年内就去了6 趟,他还是山友们的领队。这些,都是当年不爱运动的他所臆想不到的。
登山岁月悠悠7年,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事情,不是登过多少座山的荣耀感, 而是亲身感受到山岳探险俱乐部山友自然流露的向心力,山友间良好的互动,大家登山都不为追求速度,只为享受过程的默契。“每次带队登山,看着那些原本不相 信自己有能力登顶的山友,成功攻顶那刻的雀跃,我比他们还开心。”
这些年一步一脚印地感受大山的浩瀚,蔡英伟认为自己变得更懂得感恩与惜 福。他笑说,在山里头,睡的是硬蹦蹦的帐篷,吃的是大锅饭,当回到温暖的家,他更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。“登山带给我的另一项生命启发,则是让我比从 前更勇于改变、更敢于突破极限。”今年八月,他还会与一众山友走出大马,飞往中国,徒步穿越中国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的四姑娘山。
未来的登 山路,他并没有想得太远,随性的他捉挟地笑说:“也许有一天我觉得累了,就去玩其他玩意儿,未来的事情,谁知道呢。但是,我到现在还是没能找到可以替代登 山的事情哪!”谁说“人到中年万事休”?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他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,也看见了他对生命源源不绝的热情。对蔡英伟来说,快意人生,40才开 始哪!
山猪虱叮咬险送命
蔡英伟的登山记录里,最让他难以忘怀的,就是2005年首次登大 汉山的经历。那次6天5夜的行程,最后一天,他开始发烧,可是还是得跟着大队从清晨6点30分出发往出口去。“现在想起,真的很不好意思,因为当时身体极 度不适,却得马不停蹄地赶路,我失去控制地向队友发了一顿脾气。”
他形容当时自己就如一具行尸走肉,沿途一直碎碎念地交代队友说,要是自己 昏倒,就用纱笼和木条组合成的简便担架扛他出去。靠著意志力,他在近午夜12点时抵达出口,回到槟城,他发现自己的脚肿了起来,就医后发现原来自己被俗称 “山猪虱”的虱子叮咬,这趟,他发烧10天,住院五天。医生说:“若延医,就会致命。”
除了这次历险记,他在山里其实也没遇过猛兽,他只看 过鹿、果子狸,还有次在大汉山的营地遇见六大毒蛇中排名第五的五尺百步蛇(尖吻蝮)。当时为免尖吻蝮伤及营地的山友,在众人商议后,大伙儿决议“解决”尖 吻蝮,以免夜长梦多。
遗憾儿子不爱跟
常常往山里跑的蔡英伟说自己很幸福,因为他有一个愿 意包容他的太太。“不是每个登山迷都能得到另一半的支持,我很幸运,太太很支持我,也曾经和我一同去登山,她和我的山友们也是朋友,因为每次大家聚会都在 我的老家嘛!”
除了太太,他也曾带过长子和次子去登山健行,蔡英伟说,长子目前已经在工作,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再和爸爸去呼吸森林的芬多精。 至于13岁那年就跟他去爬过大汉山的次子,其实是很有潜力的登山者,可惜孩子的兴趣总是多变,他摇头笑着说,16岁的儿子目前已经不爱跟着他“趴趴走” 了。

■ 聊到登山这个话题,登山经验一箩筐的蔡英伟越聊越起劲。

■ 马来半岛第三高峰(Gunung Yong Belar)内的苔藓林,让人犹如进入电影“阿凡达”(Avatar)的场景。

■ 深入山里,蔡英伟得以亲近世界上最大的花——莱佛士花。

■ “山岳探险俱乐部”的成员,都是蔡英伟登山路上的好伙伴。

■ 登山活动中一定有包含溯溪,溯溪时一定要先留意上流有没有下雨,万一有下雨,水面会忽然上升,就会造成山洪爆发,是非常危险的事情。

■ 带着年仅13岁的次子一起登山观云海的蔡英伟,对儿子没有持续这门兴趣,有着淡淡的遗憾。